讀易要言
易、書原于象畫,象畫者,文辭之祖。今經(jīng)生治易,專恃研求文、周彖爻,而置羲聖象畫不講,先儒所謂有易下段,無其上段者矣。羲聖象畫原于河、洛,故易必從河、洛根源說起。
易象天、地、山、澤、風(fēng)、雷、水、火、數(shù),奇偶老少,顯然明白。後之言象數(shù)者,流入藝術(shù)之科,其術(shù)至精,而其理亦更奧澁。且偏涉一隅之論,似反涉形下之器。余故以本來自然之象數(shù)推論,使經(jīng)生家人人可曉。
《易》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聖人立象以盡意。伏羲畫卦,聖人示意之書。總之,治易者會得其意,則精粗皆可入解,道理無不全具,余故總其義曰易象大意存解。六十四卦彖爻,先儒傳詮極詳,更何煩余之章解句釋?余於各卦下畧綴數(shù)句,亦是融會大意,使人閉目澄心,而自得其意之所存。會得其意,再去索解章句,則《程傳》、《本義》、折中等書具在,可任研玩。
繫詞精者,如易有太極數(shù)節(jié),及說卦傳天地定位數(shù)章,已載在前圖說內(nèi),後不更贅。中間亦間有會意,特為拈出。
易自田、孟相承,以迄於宋,凡數(shù)十家言,書可充梀。余為約其精藴,簡之又簡,紙纔數(shù)十頁,而儒先精華亦已畧具,且各鎔以己意,彚入儒先語録中,所謂如花釀蜜,蜜成不知其是花者也。
易以窮理,豈僅作文字觀?然卦畫有自然之文,彖、爻、象、傳、繫辭、文言,其文法之顯然可愛玩者,亦畧示精藴於語言意象之外,抑亦宜民不倦之意云爾。
上一章節(jié)
下一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