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點校】:丁不二
【再次點校】:暫無
【點校底本】:《欽定四庫全書》第47冊?經部41?易類
【臣】等謹案:《惠氏易說》六卷:
國朝惠士奇撰。士奇字仲孺,吳縣人,康熙己丑進士,官至翰林院侍讀。是書襍釋卦爻,專宗漢學,以象為主,然有意矯王弼以來空言說經之弊,故徵引極博,而不免稍失之雜。如釋訟卦,引荀爽說訟之言兇也,則以丹朱之嚚訟為嚚兇;釋弟子輿尸,引左傳彘子尸之,以尸為軍中元帥;釋觀國之光,引聘禮請觀及左傳季札觀樂、韓宣子觀書以證觀國,皆失之拘。釋繫於苞桑,以桑為喪亡之喪,而無所考據;釋先張之弧,後說之弧,以下弧字改為壺,引昏禮壺尊、太元壺婦為證,皆愛博嗜奇,不能自割。至編端論乾彖傳大明終始,引莊子在宥篇我為女遂於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陽之原也;為女入於窈冥之門矣,至彼至陰之原也,謂莊周精於易,故善道陰陽,先儒說易者皆不及,尤未免失之不經。然士奇博極羣書,學有根柢,其精研之處,實不可磨,非明以來說易之家暖暖姝姝守一先生之言者所可仿彿,一二微瑕,固不足累其大體也。
乾隆四十六年三月恭校上。
總纂官
【臣】紀昀
【臣】陸錫熊
【臣】孫士毅
總校官
【臣】陸費墀
(元)蕭漢中撰《讀易考原》【初次點校】:丁不二【再次點校】:暫無【點校底本】:《欽定四庫全書》第25冊?經部19?易類(元)蕭漢中撰《讀易考原》提要【臣】等謹案...
【初次點校】:丁不二【再次點校】:暫無【點校底本】:《欽定四庫全書》第12冊?經部06?易類(宋)程大昌撰《易原》提要【臣】等謹案《易原》八卷,宋程大昌撰。大昌...
《丙子學易編》是宋代李心傳撰《周易》研究著作,存一卷。因成書時間在宋寧宗嘉定九年(1216),即丙子年,故名《丙子學易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是書于嘉定九...
(清)任陳晉撰《易象大意存解》【初次點校】:丁不二【再次點校】:暫無【點校底本】:《欽定四庫全書》第52冊?經部46?易類 (清)任陳晉撰《易象大意存解》提要【...
《周易啓蒙翼傳外篇》附於《周易啓蒙翼傳》之後,之所以名為「外篇」,是因所論皆屬《周易》之外的易學分枝。《翼傳》主要是順著朱熹《正義》和《啟蒙》二書的義理來詮釋《...
[清]王宏撰《周易筮述》書籍介紹 《周易筮述》清王宏撰撰。八卷。《四庫全書》本。王氏因朱熹曾謂“《易》本卜筮之書”,故作此編,以述其義。《四庫全書提要》指出:“...
(元)許衡撰《讀易私言》【初次點校】:丁不二【再次點校】:暫無【點校底本】:《欽定四庫全書》第22冊?經部16?易類(元)許衡撰《讀易私言》提要【臣】等謹案:讀...
(清)王夫之撰《周易稗疏》?附《攷異》【初次點校】:丁不二【再次點校】:暫無【點校底本】:《欽定四庫全書》第39冊?經部33?易類 (清)王夫之撰《周易稗疏》提...
【初次點校】:丁不二【再次點校】:暫無【點校底本】:《欽定四庫全書》第19冊?經部13?易類(宋)稅與權撰《易學啟蒙小傳》提要【臣】等謹案《易學啟蒙小傳一卷》,...
(清)惠棟撰《易例》【初次點校】:丁不二【再次點校】:暫無【點校底本】:第52冊?經部46?易類(清)惠棟撰《易例》提要【臣】等謹案《易例》二卷。國朝惠棟撰。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