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卦坤下艮上,是羣陰盛長而孤陽頽落之日也,故名為剝。卦辭言,當此之時,妄行躁進,必為小人所害,而無所利益也。剝,剝落也。
文王繫剝彖辭曰:五陰盛長於下,一陽將盡於上。是小人之勢燄處於極盛,而君子之氣機幾於將絶。此時而再往,必至一陽盡消,而變?yōu)榧兝ひ印>屿洞耍颂枞凰嘉嶂鎏幧踔兀M可輕於一往以蹈禍機。惟宜晦跡退處,以養(yǎng)其才於不試,故不利有攸往。且卦德內(nèi)坤順而外艮止,亦宜順時而止,不可違時而往也。
按:漢唐之世,黨錮之禍毒徧海內(nèi)。然必有一二君子,沈幾觀變,超然於塵壒之外,而不攖其患。所謂得處剝之道也。然君子進退,係世道之興衰。為人君者,不能審於是非,而使小人肆虐,致仁人志士,不敢一日安於其朝。此豈國家之利,蒼生之福哉?
上一章節(jié)
[南宋]俞琰-第23卦?剝卦?卦辭全文詳解
下一章節(jié)
[清]傅恒-第23卦?剝卦?卦辭全文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