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取一陽復生之義,當剝之盡而為坤,陽氣已生於下。至此一陽之體成而來復,乃天運循環,理當如此,非人力所能為也,故卦辭專以氣數言。《彖傳》釋復之「亨」曰「剛反」,以自剝一陽窮上反下而為復也。釋「利有攸往」曰「剛長」,以自復一剛自下進上而為臨泰,以至於乾也。然以陰陽反復之道計之,其消而息,往而反者,乃天行之必然。動而以順行,亦惟法此而已矣,豈有岐哉?六爻專以人事言,雖其間功有淺深,德有厚薄,較然不同,然皆於復之義有合焉。獨至上六,則私欲錮蔽,善端滅息,為迷而不復。聖人極言災眚以示戒,深著迷復之不可也。合氣數人事觀之,可見動靜者天道之復也,善惡者人道之復也。在天運有其自然,在人事宜盡其所當然。必須不遠復與休復方吉,敦復方無悔,獨復亦可以免兇咎。若頻復則雖厲而亦可以無咎。至迷復則兇所必然,而災眚之來,莫可究極矣。此皆人事所致,君子不可不於善端萌動之初,而存理遏欲,以全剛反之復也。
上一章節
[唐]崔憬-第24卦?復卦?卦辭全文詳解
下一章節
[南宋]朱熹-第24卦?復卦?卦辭全文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