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張根撰《吳園周易解》
九卷,宋張根著。書用王弼注本,詮釋主義理,不及象數,亦不言《河圖》、《洛書》。注文簡要。末附序語五篇,其論《系辭》尤于義理多所發明,《泰卦論》一篇,專明天道人事消長之機。《武英殿聚珍版書》本。亦題曰《吳園周易解》。此書系張氏諸多撰述中僅存的一種。《四庫全書提要》云:“明祁承家有其本。此為徐氏傳是樓所鈔。自《說卦傳》‘乾,健也’節以下,蠹蝕殘闕。末有康熙壬申李良年《跋》,亦稱此本不易得。有《四庫全書》本。
張根(1061-1120),字知常,號吳園,饒州德興(今屬江西)人。元豐五年(1082)進士,歷臨江司理參軍、遂昌令,遷通判杭州,提舉江西常平司,又為淮南轉運使。官至龍圖閣直學士。屢建言皆切中時弊,權幸側目,后安置郴州。后還,以他勛封益國公。宣和三年(1121)卒,年六十,謚忠定。
【臣】等謹案:吳園周易解九卷,宋張根撰。根字知常,德興人,年二十一登進士第,大觀中官至淮南轉運使,以朝散大夫終于家,事跡具宋史本傳。是書未有其孫垓跋稱為先祖太師者,其子燾孝宗時為參知政事,追贈官也。根所撰述甚多,垓跋稱有宋朝編年數百卷,五經諸子皆為之傳註,晁公武讀書志載有春秋指南十卷,今亦未見,惟此易解僅存,明祁承?家有其本。此為徐氏傳是樓所鈔,自說卦傳乾,健也節以下蠧蝕殘缺,末有康熙壬申李良年跋,亦稱此本不易得。然通志堂經解之中遺而不刻,豈得本于刻成後耶?書中次第悉用王弼之本詮義理,而不及象數,不襲河洛之談,註文簡畧,亦無支蔓之弊。末有序語五篇,雜說一篇,皆論繫辭,又泰卦論一篇,專論泰卦,于經義頗有發明,而泰卦一篇,于人事三致意焉,蓋作于徽宗全盛時也,亦可云識微之士矣。
乾隆四十九年十月恭校上
【初次點校】:丁不二
【再次點校】:暫無
【點校底本】:《欽定四庫全書》第09冊?經部03?易類
[宋]郭雍撰《郭氏傳家易說》書籍介紹 南宋郭雍撰。十一卷。《武英殿聚珍版書》本。據《宋史》記載,郭雍之父忠孝受業于程頤,著《兼山易解》;忠孝沒后,其書散佚,雍則...
書名:《周易集解》又名《孫氏周易集解》依據版本:粵雅堂叢書作者:清.孫星衍(清代)孫星衍《周易集解》說明:此書成于嘉慶三年(1798)。自序稱,自王弼以老莊之學...
[宋]張浚撰《紫巖易傳》書籍介紹 〖紫巖易傳〗十卷。宋張浚(1097—1164)撰。浚字德遠,號紫巖,四川綿竹人。徽宗時及進士第,建炎三年(1129)任知樞密院...
[清]陳夢雷撰《周易淺述》介紹: 〖周易淺述〗八卷。清陳夢雷(1651—1741)著。夢雷字省齋。一字則震,晚號松鶴老人,侯官(今福建閩侯)人。康熙初進士,官翰...
[元]趙汸撰《周易文詮》介紹 四卷,元趙汸著。《經義考》載此書為八卷,但舊抄止四卷,首尾完備,不似有闕佚,或后人合并八卷為四卷。原書上有讀者題記,節節用細字標題...
《仲氏易》書籍介紹 國朝毛奇齡撰。奇齡一名甡,字大可,號秋晴,一曰初晴。又以郡望稱西河,蕭山人。康熙己未以廩監生召試博學鴻詞,授檢討。初,奇齡之兄錫齡邃於《易》...
[元]保巴撰《周易原旨》點校說明 【初次點校】:丁不二 【再次點校】:暫無 【點校底本】:《欽定四庫全書》第22冊?經部16?易類 [元]保巴撰《周易原旨》四庫...
《周易本義通釋》為對易經的注釋書。元胡炳文撰。12卷,書前有延祐丙辰(1316)自序。此書據朱熹《周易本義》,折衷是正,并采諸家《易》解,互相發明,初名《精義》...
[明]熊過撰《周易象旨決錄》介紹 〖周易象旨決錄〗七卷。明熊過撰。熊過字叔仁,號南沙(或南沙子),四川富順人。喜靖八年(1529)進士、累官禮部祠祭司郎中,坐事...
〖兒易內儀以〗六卷。《兒易外儀》十五卷。明倪元璐(1593-1644)撰。倪元璐字玉汝,號鴻寶,一號園客,浙江上虞人。天啟二年(1622)進士,授編修。崇禎初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