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御定易經通注》、《易經通注》
作者:【清】勅大學士傅以漸、【清】日講官曹本榮
卷數:九卷,四卷
年代:順治十五年十月
《御定易經通注》,清順治朝大學士傅以漸、左庶子曹本榮奉敕撰,共九卷。順治十三年十二月十五日,清世祖敕:“朕覽《易經》一書,義精而用溥,范圍天地萬物之理。自魏王弼、唐孔穎達有注與正義,宋程頤有傳,朱熹本義出,學者宗之。明永樂間命儒臣合元以前諸儒之說匯為大全,皆于易理多所發明,但其中同異互存,不無繁而可刪,華而寡要。且迄今幾三百年,儒生學士發揮經義者亦不乏人,當并加采擇,折衷諸論,簡切洞達,輯成一編,昭示來茲。爾等殫心研究,融會貫通,析理精深,敷辭顯易,務約而能該,詳而不復,使羲經奧旨炳若日星,以稱朕闡明四圣作述至意。”
順治十五年十月成書,用時二十個月。因其書只供皇帝御覽,“外間莫得而窺,僅有原稿尊藏曹本榮子孫之家”。乾隆年間修《四庫全書》時,“奉皇上求書明詔,湖北巡撫陳輝祖乃繕錄進呈。原本未標書名,恭閱《五朝國史傳》以漸舊傳,有‘順治十三年十月纂修《易經通注》’之文,謹據以補題。”該書“闡發四圣之精微,衡量諸儒之得失,斟酌于象數義理,折以大中”,“亦能镕鑄眾說,薈稡微言,詞簡理明,可為說經之圭臬”。
版本有民國25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王元五主編“叢書集成初編”《易經通注》(全二冊四卷) ;1982年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文淵閣四庫全書·易經通注》(九卷)等。
【臣】等謹案:《御定易經通注》九卷,國朝大學士傅以漸、左庶子曹本榮奉勅撰。首載順治十三年十二月十五日。諭旨次載順治十五年十月以漸等進書表,次為以漸恭撰。序文恭繹。
世祖章皇帝聖訓謂:自魏王弼、唐孔頴達有注與正義,宋程頤有傳,朱熹本義出,學者宗之。明永樂間,命儒臣合元以前諸儒之說,彚為大全,皆於易理多所發明。但其中同異互存,不無繁而可刪,華而寡要。且迄今幾三百年,儒生學士發揮經義者亦不乏人,當並加採擇,折衷諸論,簡切洞達,輯成一編,昭示來茲。仰見聰明天亶。
睿鑒高深。
萬幾餘閒,游心經術洋洋;
謨、訓、發四聖之精微,衡諸儒之得失,斟酌乎象數義理,折以大中,非儒生株守專門、斤斤一家之言者所能窺見萬一,以漸等恪遵。
指授亦能鎔鑄衆說,薈稡微言,詞簡理明,可為說經。
之圭臬,緣其書上備。
乙覽外間莫得而窺,僅有原藁,尊藏曹本,榮子孫之。
家今奉皇上求書。
明詔湖北巡撫陳輝祖乃繕錄進呈原本,未標書名,恭閲五朝國史傳以漸舊傳有順治十三年十月纂修易經通註之文,謹據以補題。伏思此書推闡聖經,發明經義,雖編摩於衆手,實稟受於聖裁宜,寶軸瑯函,昭示無極,俾天下萬世共仰世祖開天明道之功,且以見
國家文治,超邁古今,本本原原,一皆欽奉祖訓:故重熙累洽,百有餘年而有令日之極盛焉。
乾隆四十二年六月恭校上。
傅以漸
傅以漸(1609年—1665年), 字于磐,號星巖,山東省東昌府(今聊城市東昌府區)人,祖籍江西省吉安府(今吉安市)永豐縣,清朝官員。
順治三年(1646年),考中一甲一名進士,為清朝首位狀元,授弘文院修撰。順治十一年(1654年),授秘書院大學士。順治十二年(1655年),改任國史院文學士,先后充任《明史》《清太宗實錄》纂修。順治十五年(1658年),加封太子少保,改任武英殿大學士兼兵部尚書,旋即上疏請假還鄉。康熙四年(1665年)四月,卒于家中,享年57歲。
傅以漸鞠躬盡瘁,任勞任怨,以勤政清廉著稱于世。素有文名,精通經史,兼工詩文,著有《貞固齋詩集》
曹本榮
曹本榮(1621-1665),字欣木,號厚庵,黃岡(今湖北新洲)人。清初著名理學家。清順治六年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布袍蔬食,以清節自勵。八年,授秘書院編修。應詔,上《圣學疏》千言,其略云:“皇上得二帝三王之統,則當以二帝三王之學為學。
【初次點校】:丁不二
【再次點校】:暫無
【點校底本】:欽定四庫全書(文淵閣)第37冊?經部31?易類
〖易精蘊大義〗十二卷。元解蒙撰。蒙字求我,《江西通志》誤作”來我”,江西吉水人,中天歷己巳(1329)年江西鄉試,與其兄子尚均以著《易》而名于世,兄書《周易義疑...
[清]張烈撰《讀易日鈔》書籍介紹 [清]張烈撰《讀易日鈔》作者簡介 張烈,出生于公元一六二三年左右至一六八六年左右,字武承,順天大興人少聰穎,讀書目數行下。約生...
《周易像象述》書籍介紹 〖周易像象述〗五卷。明吳桂森撰。吳桂森字叔美,江蘇無錫人。曾隨顧憲成、高攀龍講學于東林書院。又于萬歷三十八年(1610)從師錢一本學《易...
[清]李光地著《周易觀彖》介紹 〖周易觀彖〗十二卷。清李光地著。光地生平見《周易折中》。是書惟解說《卦傳·天地定位》一章,發明《易》理,兼證以《易》象,于數則略...
《周易淺釋》四卷,清潘恩榘著。有弟子林光迪跋,敘其師大意,以彖多言象,而變在其中;爻多言變,而象在其中。爻無所不包,舊說一概進入身心政治上去,而遺卻許多道理,不...
書籍簡介 南宋董楷撰。十四卷。《通志堂經解》本。此書將程頤《周易程氏傳》和朱熹《周易本義》合為一帙,并采輯程、朱論《易》之說別見他書者作為附錄,故題曰《傳義附錄...
【初次點校】:丁不二【再次點校】:暫無【點校底本】:《欽定四庫全書》第24冊?經部18?易類(元)王申子撰《大易緝說》提要【臣】等謹案:大易緝說十卷,元王申子撰...
說明 大體來說,漢代易學是以象數易為主流,這種風氣到了魏晉時代有了很大的轉變,其中最具代表的,當以當時的青年才俊王弼為代表。王弼雖然只有短短24歲的生命,但他的...
書籍介紹 三卷,明高攀龍著。自序以為,其知易知,其能簡能, 易簡則天下之理得。故詮釋《易》義,每條不過數言。主旨以天下有非易之心,而無非心之易,故貴于學。學之所...
作品信息 點校狀況 作品名稱: 周易集解 底本出處: ?網絡通行版本 作品別名: 無 參校版本: 四庫全書 作者: 唐李鼎祚 初次點校: 簡校 創作年代: 不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