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兌下巽上】
中孚:豚魚吉,利涉大川,利貞。
二隂在內(nèi),四陽在外,以一卦言之為中虛,以二體言之為中實(shí)。誠能動(dòng)物,即至冥頑者尚可感化,況有知乎?即至險(xiǎn)難時(shí)尚可利濟(jì),況平居乎?中孚未有不貞者,非硜硜之小信也。
彖曰:中孚,柔在內(nèi)而剛得中,說而巽,孚乃化邦也。
卦體二柔在內(nèi),剛得二五之中,是太虛之心,一私不著,湛然無物,而萬理充周,此一心之孚也。卦德說而巽,是臣以和平感君,君以折節(jié)下臣,此兩情之孚也。
豚魚吉,信及豚魚也。利涉大川,乘木舟虛也。
由是至誠所感,豚魚可格。有實(shí)才而蕩以虛衷,如空舟之不繫,又何難涉大川也?
中孚以利貞,乃應(yīng)乎天也。
然何以利貞哉?天體無形,原是太虛,人至中孚,純亦不己,何處可容執(zhí)著?即柔即剛即中,即說巽矣。
象曰:澤上有風(fēng),中孚;君子以議獄緩死。
風(fēng)無形而能震川澤,誠無象而能動(dòng)萬物。君子無所不盡其忠,議獄緩死,其大者也。求其生而不得,則死者與我俱無憾矣。
初九,虞吉,有他不燕。
當(dāng)中孚之初,上應(yīng)六四,能度其可信而信之,德業(yè)有所觀型,吉道也。既從四而此心復(fù)有他,則不得其所安矣。
象曰:初九虞吉,志未變也。
定交在初,防心亦在初,惟初故未變,竟其志于終可也。
九二:鳴鶴在隂,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縻之。
九二中孚之實(shí),而九五亦以中孚之實(shí)應(yīng)之,藹然于賡歌喜起之間,猶之鳴鶴子和。所以然者,懿德出于同好,自繫戀而難割耳。在隂謂九居二,好爵謂得中,稱五為子為爾,忘分之極也,是之謂真說巽。
象曰:其子和之,中心願(yuàn)也。
願(yuàn)出于中,中孚之至也。
六三,得敵,或鼓或罷,或泣或歌。
敵,謂上九信之窮者。六三隂柔不中正,以居說極而與之為應(yīng),故不能自主,而作止無常,哀樂無常。
象曰:或鼓或罷,位不當(dāng)也。
無中孚之德以感上,故事多不合也。
六四,月幾望,馬匹亡,無咎。
居隂得正,位近于君,乃盛不自盛,如月幾望者,杜絶私交,而上信于五,有何危疑之咎?
象曰:馬匹亡,絶類上也。
絶初方能信五世未有一心為公,一心為私者。
九五,有孚攣如,無咎。
剛健中正,中孚之實(shí),而居尊位,為孚之主者也。下應(yīng)九二,與之同德,萬邦可以作孚矣。
象曰:有孚攣如,位正當(dāng)也。
正即貞字,以貞為孚,故不可解也。
上九,翰音登于天,貞兇。
居信之極而不知變,如雞非登天之物,而欲登天,雖貞亦兇也。小信者,大信之賊,豈能應(yīng)天乎?
象曰:翰音登于天,何可長(zhǎng)也?
誠于中者可久,飾于外者難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