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淺述〗八卷。清陳夢雷(1651—1741)著。夢雷字省齋。一字則震,晚號松鶴老人,侯官(今福建閩侯)人。康熙初進士,官翰林院編修,緣事謫戍十余年,后釋還,校正銅板,編修《古今圖書集成》,雍正初復緣事謫戍,卒于戍所。是書成于康熙三十三年,乃其初到戍所尚陽堡時所作。大旨以朱熹《周易本義》為主,參以王弼《注》、孔穎達《疏》、蘇軾《傳》、胡廣《大全》、來知德《注》等,凡諸家所末及,或所見與《本義》至異者,則別發己意,論說之。所據、參之書,乃行篋乏之僅有,故參據無多,故其《凡例》稱:“解《易》數千家,未能廣覽”。夢雷以為:《易》之義蘊;不出理、數、象、占、顧數不可顯,理不可窮”,故但寄之于象,知象則理、數在其中,而占亦可即象而玩。故所解,以明象為主,持論多以人事,沒有諸家言心言天、玄幻之離說。其解理,雖多尊從朱熹,然又不取朱子卦變之說;取象,雖兼采來知德,然又不取來氏錯綜之論。故說解取論不專持一家,多有心得之說。未附三十圖,乃其友楊道聲所作,穿鑿煩碎,實不可取。有《四庫全書》本,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庫全書選輯》影印本。
陳夢雷(1650-1741年)字省齋,晚號松鶴老人,福建侯官縣人,康熙九年進士。康熙四十年十月開始編纂《圖書彙編》,也就是後來的《古今圖書集成》,但雍正皇帝刊印時將其名字刪去。
康熙十二年(1673年)陳夢雷回鄉省親,剛好遇到三藩之亂,陷於耿精忠叛軍之中,因此與同籍的李光地合署上疏,透過同為閩籍的大臣富鴻基向朝廷說明情況,以表忠心,但李光地暗中刪去陳夢雷之名,後來耿精忠投降之後,李光地一路官運亨通,平步青雲,反觀陳夢雷卻因此獲罪。原本罪當問斬,後來輾轉獲釋,但被流放到奉天尚陽堡。陳夢雷因此而與李光地絕交。
《周易淺述》也是陳夢雷流放尚陽堡的時候所著,其易學「理數象占」四者兼重,提要說:「持論多切于人事,無一切言心言天、支離幻冥之習。其詮理雖多尊朱子,而不取其卦變之說。取象雖兼采來氏,而不取其錯綜之論。亦頗能掃除轇轕。」
注:內容缺以下部份
八卦小成圖說
六十四卦衡圖說
楊道聲先天卦配河圖圖說
楊道聲后天卦配河圖圖說
楊道聲先天卦配洛書圖說
楊道聲后天卦配洛書圖說
先天主生后天主克圖說
楊道聲圜圖左旋配節氣圖說
楊道聲圜圖右轉以生六十四卦圖說
楊道聲圜圖陰陽對待圖說
楊道聲圜圖卦次圖說
楊道聲圜圖初爻圖說
楊道聲圜圖二爻圖說
楊道聲圜圖三爻圖說
楊道聲圜圖四爻圖說
楊道聲圜圖五爻圖說
楊道聲圜圖上爻圖說
楊道聲圜圖雜撰圖說
楊道聲方圜總論
方圖縱橫八卦圖說
方圖經緯圖說
楊道聲方圖六十四卦相交圖說
方圖縱衡貞悔圖說
方圖陽貞陰悔圖說
方圖分內外圖說
方圖天地相交之圖說
楊道聲方圖合圖說
三十六卦錯綜圖說
《讀易詳說》,亦稱《讀易老人解說》,共十卷,南宋李光撰。 李光(1078-1159),字泰發,一字泰定,號轉物居士,越州上虞(今屬浙江)人,從師劉安世,崇寧五年...
作者:宋?蘇軾 《東坡易傳》又名《毗陵易傳》,實為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所合著。據陸遊《老學庵筆記》,該書因元祐黨禁,不敢題蘇軾的名字,所以名為「毗陵先生」,...
[明]錢一本撰《像象管見》 [明]錢一本撰《像象管見》書籍簡介 〖像象管見〗九卷。明錢一本(1539-1610)撰。此書不取京房、焦贛諸說,又不取陳摶、李之...
清朝程廷祚撰。廷祚字綿莊,號青溪,上元人。是編因桐城方苞《緒論》,以六條編纂諸家之說。一曰正義,諸說當於《經》義者也。二曰辨正,訂異同也。三曰通論,謂所論在此而...
此《易本義附錄纂疏》(周易本義附錄纂注)由元代胡一桂著,為注釋《易本義》之作。全書共十五卷,包含:上下經、《彖傳》》上下、《象傳》上下、《系辭傳》上下、文言傳、...
厚齋易學》·五十二卷(永樂大典本) 宋馮椅撰。椅字儀之,一作奇之,號厚齋,南康都昌人。《宋史·馮去非傳》云:“父椅,家居授徒,所著《易書詩語孟輯說》等書,...
陳法撰《易箋》書籍介紹 《易箋》·八卷(山東巡撫采進本) 國朝陳法撰。法字定齋,貴州安平人。康熙癸巳進士。官至直隸大名道。其書大旨以為《易》專言人事,故彖爻之辭...
國朝錢澄之撰。澄之原名秉鐙,字飲光,自號田間老人,桐城人。家世學《易》,又嘗問《易》於黃道周。初撰一書曰《易見》,因避兵閩地,失其本。又追憶其意撰一編,曰《易火...
《周易本義通釋》為對易經的注釋書。元胡炳文撰。12卷,書前有延祐丙辰(1316)自序。此書據朱熹《周易本義》,折衷是正,并采諸家《易》解,互相發明,初名《精義》...
《周易淺釋》四卷,清潘恩榘著。有弟子林光迪跋,敘其師大意,以彖多言象,而變在其中;爻多言變,而象在其中。爻無所不包,舊說一概進入身心政治上去,而遺卻許多道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