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新講義〗十卷。宋耿南仲(?—1129)撰。南仲字希道,河南開封人。元豐進士,政和中以禮部員外郎為太子右庶士,遷寶文閣直學士、在東宮十年。欽宗即位,擢尚書左丞。金人南下,南仲力主割地求和,與主戰派意見相左,又極力勸進徽、欽二帝北行,高宗對其不滿,南渡后被遷謫南雄。此書即耿氏侍講東宮,時所成,悉用象數之學拴釋《易理》,作者認為,為《易》之道,要在“無咎”,而所謂“無咎”,也就是要善于補正過失。主張悖于人情是小過悖于天道是大過。這些思想,表面看來是繼承了前人解《易》中的“無大過之旨”,實則不然,先儒闡述“無咎之旨”,主張知進退存亡還要不失其正,“天道”與“人道”并舉,‘如孔子《系辭傳》及《象傳》即有這樣的說解。而耿氏所講,則過于偏激,縱觀書中內容,幾與黃老之學吻合矣。其極力倡導的天道不可違思想,無非是讓人們僅論是非,而不論禍福,所有這些,都與耿氏為政時所奉行的投降路線密不可分,或可說,耿氏講《易》,實際上就是他為政的理論基礎,故本書中的思想并不足取,但因其以象拴理,隨事議論、示戒,其中亦多有切實可用之辭,對《易》學的發展演變史有一的研究參考價值。有《四庫全書》本。
注:另有龔原本《周易新講義》,兩書同名。本書耿南仲本《周易新講義》從第51本后佚失。
耿南仲(?~1129年),字希道,(《宋元學案》卷九八),開封(今屬河南)人。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進士(《宋史》卷三五二《余深傳》)。著名宋朝大臣。宋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進士,歷提舉兩浙常平,徙河北西路,提點廣南東路刑獄,移夔州路提點刑獄,為荊湖、江西兩路轉運副使。后召為戶部員外郎,任辟雍司業,坐事罷,出知衢州。
宋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以禮部員外郎為太子右庶子,試太子詹事、徽猷閣直學士,在東宮十年。宋欽宗即位后,拜資政殿大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升尚書左丞、門下侍郎。
金軍入侵,他力主割地求和。
宋高宗即位后,罷其為觀文殿大學士,提舉杭州洞霄宮。言者論劾其主和誤國之罪,責臨江軍居住。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降授單州別駕,安置南雄州,行至吉州卒。后追復觀文殿大學士。
著有《周易新講義》《易明蒙》等。《全宋詩》錄其詩十八首,大多為其在同文院與同官唱和之作。《全宋文》收其文十一篇。 后人有“南仲在內,李綱無功;潛善秉成,宗澤殞命”的名句,可為投降派的代表。
周易新講義六卷,宋耿南仲撰。南仲字希道,開封人,靖康間以資政殿大學士簽書樞密院,與吳幵議戰守之說,力主割地,南渡後遷謫以終。是書舊本或題進周易解義,疑為侍欽宗於東宮時經進之本。前有南仲自序曰:易之道有要,在無咎而已。要在無咎者何?善補過之謂也。
又曰:拂乎人情,是為小過;拂乎天道,是為大過。南仲是說,蓋推衍尼山無大過之旨。然孔子作文言傳,稱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作象傳,稱雲雷屯,君子以經綸行止。斷以天理,所以教占者之守道艱險;濟以人事,所以教占者以盡道。其曰無大過者,蓋論是非,非論禍福也。如僅以無咎為主,則聖賢何異於黃老?僅曰無拂天道,則唐六臣輩亦將謂之知運數哉?南仲畏戰主和,依違遷就,即此為求無咎與無拂天道之說有以中之,是則經術之偏,禍延國事者也。然大致因象詮理,隨事示戒,亦往往切實有禆,究勝於高語元虛,晦蝕作易之本旨者,節取所長可矣。
乾隆四十三年六月恭校上。
【初次點校】:丁不二
【再次點校】:暫無
【點校底本】:《欽定四庫全書》第09冊?經部03?易類
【網站地址】:https://yijing.taijidian.cn/2461.html
書籍介紹 三卷,明逯中立著。其書是讀書筆記一類,多采自他人之說,偶以己意論說。但去取較為精審,以義理為主,至“中孚”諸卦,又參用《易緯》卦氣說及值六日七分說。書...
古籍簡介 《子夏易傳》,作者卜子夏。《子夏易傳》一為二卷,一為十一卷。舊本題卜子夏(前507一?)所撰。序:子夏姓卜名商,春秋末晉國溫(今河南溫縣)人,孔子的學...
[宋]趙彥肅撰《復齋易說》 [宋]趙彥肅撰《復齋易說》書籍介紹 六卷,宋趙彥肅著。趙彥肅號復齋,其書故名。大旨在依象數以求理, 言象數以六爻為主。以為先圣作...
[元]龍仁夫撰《周易集傳》 [元]龍仁夫撰《周易集傳》書籍介紹 〖周易集傳〗八卷。元龍仁夫撰。仁夫字觀復,廬陵(今江西吉安)人,曾薦為江浙儒學副提舉,辭而不就,...
作品信息 點校狀況 作品名稱: 程氏易傳 底本出處: 欽定四庫全書 作品別名: 周易程氏傳、伊川易傳 參校版本: 作者: 北宋程頤 初次點校: 未點校 創作年代...
〖葉八白易傳〗(一名《八白易傳》)十六卷。明葉山(1504-?)撰。葉山字八白,里籍不詳。據作者自序;十歲始讀《周易》,越十年能壓學究語。嘉靖二十二年(1543...
《周易象辭》·二十一卷、附《尋門馀論》·二卷、《圖書辨惑》·一卷(浙江巡撫采進本)四庫提要國朝黃宗炎撰。宗炎字晦木,馀姚人。宗羲之弟也。其說《易》力辟陳摶之學。...
《執象易注》介紹 本書為網絡轉載,未找到作者姓名,如您有此佳作版權,還望與我們聯系 網址地址:https://www.xshiqi.com/ 《執象易注》目錄 ...
學易記,元代李簡撰。《四庫全書》著錄。是書博采子夏《易傳》等64家解《易》之說,一一標示姓氏。其不注姓氏者,則為李簡之新意。撰寫體例大致依李鼎祚的《周易集解》。...
《周易本義通釋》為對易經的注釋書。元胡炳文撰。12卷,書前有延祐丙辰(1316)自序。此書據朱熹《周易本義》,折衷是正,并采諸家《易》解,互相發明,初名《精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