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辯錄〗四卷。明楊爵(1493—1549)撰。楊爵字伯珍,一字伯修,號解山。陜西富平人。喜靖八年(1529)進士,授行人。歷官山東道監察御史。卒謚忠介。著有《斛山遺稿》等。《明史》卷二百零九有傳。據此書楊爵喜靖二十四年(1545)自序,為楊爵與周怡、劉魁等在獄中講論《周易》之作,取《易.系辭》“困德之辯”命書名。所釋惟六十四卦,每卦惟載上、下經卦辭,然其訓解則六爻及《彖傳》、《象傳》兼及之,其說多以人事為主,頗剴切著明。《明史》楊爵本傳作《周易辯說》。有明刊本、《四庫全書》本、清道光十二年(1832)刊二卷本。
楊爵(1493—1549年),字伯修,號斛山,陜西富平縣老廟鎮篤祜村人。生于明孝宗弘治六年,卒于世宗嘉靖二十八年,年五十七歲。以學行有名。嘉靖八年(公元一五二九年)進士,授行人。擢御史,以母老乞歸。服闋,起故職。時年歲頻旱,帝日夕建齋醮,經年不朝;爵上疏極諫,立下詔獄,歷五年得釋。抵家甫十日,又被逮系獄,三年始還。卒,謚忠介。爵所作詩文,多直抒胸襟。有楊忠介集十三卷,周易辨錄四卷,(均四庫總目)并傳于世。
【臣】等謹案:
周易辨録四卷,明楊爵撰。爵字伯修,富平人,嘉靖己丑進士,官至山東道監察御史,以上疏極論符瑞下詔獄,繫七年始得釋,事跡具明史本傳。其書前有自序,題嘉靖二十四年乙巳,蓋即其與周怡、劉魁等在獄中講論所作,故取繫辭困德之辨一語為名。明史本傳作周易辨說,其名小異,然藝文志仍作周易辨録,蓋刊本字誤也。所釋惟六十四卦,每卦惟載上下經卦辭,然其訓解則六爻及彖傳、象傳皆兼及之,特不列其文耳。其說多以人事為主,頗剴切著明,蓋以正直之操,處杌楻之會,幽居遠念,寄托良深,有未可以經生常義律之者。然自始至終,無一字之怨尤,其所以為純臣歟!
乾隆四十四年八月恭校上。
總纂官
【臣】紀昀
【臣】陸錫熊
【臣】孫士毅
總校官
【臣】陸費墀
【初次點?!浚憾〔欢?/strong>
【再次點校】:暫無
【點校底本】:欽定四庫全書(文淵閣)第31冊?經部25?易類
〖周易新講義〗十卷。宋耿南仲(?—1129)撰。南仲字希道,河南開封人。元豐進士,政和中以禮部員外郎為太子右庶士,遷寶文閣直學士、在東宮十年。欽宗即位,擢尚書左...
《周易正義》,古代易學著作。南宋初國子監所刻 《周易》 單疏本。為傳世孤帙,十四卷全?!吨芤住芬喾Q《易經》,儒家經典之首,三國·魏·王弼和晉·韓康伯均為《易經》...
【初次點?!浚憾〔欢?【再次點?!浚簳簾o 【點校底本】:《欽定四庫全書》第23冊?經部17?易類 (元末明初)趙采撰《周易程朱傳義折》介紹 〖周易程朱傳義折衷〗...
《春秋占筮書》清代毛奇齡撰,主要收錄與解析春秋占例。另外,漢晉一些符合《周易》古法的占筮例,亦收錄其中。毛奇齡的易學相關著作另有《仲氏易》及《推易始末》?!吨偈?..
[宋]丁易東撰《周易象義》書籍介紹周易象義:元丁易東撰。十六卷。《四庫全書》錄《永樂大典》本。此書據《易》象以明義,故名曰《象義》。全書取象之例凡十二,為本體、...
[清]胡煦撰《周易函書?約存》【初次點校】:丁不二【再次點?!浚簳簾o【點校底本】:欽定四庫全書(文淵閣)第48冊?經部42?易類注:此本圖類較多,編為橫版格式時...
《日講易經解義》,十八卷,《筮儀》一卷,《朱子圖說》一卷,[清]牛鈕等撰,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內府刻本。半頁9行,每行18字。大黑口,四周雙邊,雙魚尾。...
點校信息 【初次點校】:丁不二 【再次點?!浚簳簾o 【點校底本】:欽定四庫全書(文淵閣)第30冊?經部24?易類 本書介紹 明代崔銑研究《周易》的著作。共5卷。...
作品信息 點校狀況 作品名稱: 程氏易傳 底本出處: 欽定四庫全書 作品別名: 周易程氏傳、伊川易傳 參校版本: 作者: 北宋程頤 初次點校: 未點校 創作年代...
[宋]張浚撰《紫巖易傳》書籍介紹 〖紫巖易傳〗十卷。宋張浚(1097—1164)撰??W值逻h,號紫巖,四川綿竹人?;兆跁r及進士第,建炎三年(1129)任知樞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