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易經(jīng)注解 | 作者:(明)魏濬 | 收藏:0 | 評論:0 | 人氣:0
點校底版:文淵閣四庫全書
書籍摘要:明魏濬撰。濬字蒼水,松溪人。萬歷甲辰進士。官至右僉都御史,巡撫湖廣。內(nèi)容簡介易義古象通八卷(浙江巡撫采進本)是書前有《明象總論》八篇,一曰《原古象》二曰《理傳象》,三曰《八卦正象》...
明魏濬撰。濬字蒼水,松溪人。萬歷甲辰進士。官至右僉都御史,巡撫湖廣。
內(nèi)容簡介
易義古象通
八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是書前有《明象總論》八篇,一曰《原古象》二曰《理傳象》,三曰《八卦正象》,四曰《六爻位》,五曰《卦爻畫》,六曰《卦變》,七曰《互體》,八曰《反對動爻》。大旨謂文、周之《易》即象著理,孔子之《易》以理明象。又於漢、魏、晉、唐諸人所論象義,取其近正者,故名《古象通》。而冠以“易義”,言即象以通義也。朱彝尊《經(jīng)義考》改曰《周易古象通》,則與濬名書之意不合矣。明自萬歷以後經(jīng)學(xué)彌荒,篤實者局於文句,無所發(fā)明;高明者騖於玄虛,流為恣肆。濬獨能博考舊文,兼存古義。在爾時說《易》之家,譬以不食之碩果,殆庶幾焉。
---出《四庫總目提要》
[元]趙汸撰《周易文詮》介紹 四卷,元趙汸著。《經(jīng)義考》載此書為八卷,但舊抄止四卷,首尾完備,不似有闕佚,或后人合并八卷為四卷。原書上有讀者題記,節(jié)節(jié)用細(xì)字標(biāo)題...
作品信息 點校狀況 作品名稱: 橫渠易說 底本出處: ?網(wǎng)絡(luò)通行版本 作品別名: 無 參校版本: 網(wǎng)絡(luò)通行版本 作者: 北宋張載 初次點校: 簡校 創(chuàng)作年代: ...
周易參義十二卷。元梁寅撰。寅字孟敬,新喻(今屬江西)人。元末明初經(jīng)學(xué)家。世業(yè)農(nóng),家貧。寅自力于學(xué),淹貫百家。元末召集慶路儒學(xué)訓(xùn)導(dǎo),以親老辭。明初征召天下名儒修述...
[宋]陳瓘撰《了齋易說》四庫提要 【臣】等謹(jǐn)案:《了齋易說》一卷,宋陳瓘撰。瓘字瑩中,延平人,元豐二年進士甲科。建中靖國初為右司諫,嘗移書責(zé)曾布及言蔡京、蔡卞之...
[南宋]朱熹撰《周易本義》說明: 《周易本義》為朱熹著。朱熹(1130——1200),字元晦,亦字仲晦,別號有晦庵、晦翁、云谷老人、滄州病叟等。天資聰慧。十四歲...
《豐川易說》國朝王心敬撰。心敬字爾輯,鄠縣人。乾隆元年薦舉賢良方正,以老病不能赴京而罷。心敬受業(yè)於李容,而謹(jǐn)嚴(yán)不逮其師。所注諸經(jīng),大抵好為異論,《書》及《春秋》...
底本:文淵閣《四庫全書》第35冊?經(jīng)部29?易類《易象正》·十六卷(福建巡撫采進本)明黃道周撰。道周字幼元,一字螭若,漳浦人。天啟壬戌進士。崇禎中官至少詹事。明...
《周易像象述》書籍介紹 〖周易像象述〗五卷。明吳桂森撰。吳桂森字叔美,江蘇無錫人。曾隨顧憲成、高攀龍講學(xué)于東林書院。又于萬歷三十八年(1610)從師錢一本學(xué)《易...
[宋]張根撰《吳園周易解》 [宋]張根撰《吳園周易解》書籍介紹 九卷,宋張根著。書用王弼注本,詮釋主義理,不及象數(shù),亦不言《河圖》、《洛書》。注文簡要。末附序語...
[明]熊過撰《周易象旨決錄》介紹 〖周易象旨決錄〗七卷。明熊過撰。熊過字叔仁,號南沙(或南沙子),四川富順人。喜靖八年(1529)進士、累官禮部祠祭司郎中,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