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口訣義〗六卷。唐史徵撰。史徵,生平不詳,據《崇文總目》載,知為河南人,《直齋書錄解題》考其為唐或五代人,朱彝尊《經義考》定其為唐人,《永樂大典》、《四庫全書》均從其說。另外,《宋史·藝文志》又作史文徵,徽為徵偽,之為衍文,《四庫全書總目》已辯正之。本書內容,自序云“但舉宏機,纂其樞要,先以王注為宗,后約孔疏為理”,故前人有認為此書是直抄注疏,以便講習的通俗著作,其實并不盡然,如乾彖引周氏說,大象引宋衷說,屯彖引李氏說,師彖引陸績說,六五引莊氏說,謙六五引張氏說,賁大象引王□說,頤大象引荀爽說,坎大象引莊氏說。上六引虞氏說,咸大象引何妥說,萃彖引周宏正說,升彖引褚氏說,革彖象引何妥說,革彖引宋衷說,鼎彖引何妥說,震九四引鄭眾說,漸彖引褚氏說,大象引侯果說,困大象引周宏正說,兌大象引鄭眾說,漸九五引陸績說,多出孔穎達疏及李鼎祚集解之外;又如賁大彖引王氏說,頤大象所引荀爽說,雖然李氏《集解》亦錄,而其文卻不同;坎上六所引虞翻說,《集解》刪其過略,此載頗詳。史氏去六朝不遠,故《隋書·藝文志》所載諸書。多可旁搜博引,保存了較多唐以前譜儒舊說,對研究、探討早期儒學史有很高的參考價值,故《四庫全書總目》稱其為“難得之秘本”。清代惠棟作《九經古義》及余蕭客輯《古經解鉤沉》均未及見此書?,F存本中,豫隨、無妄、大壯、晉、睽、蹇、中孚八封已脫漏散佚,但所佚不多,仍可視為完帙。此書與孔穎達《周易正義》、李鼎祚《周易集解》為現存較完備的唐人釋《易》之作。除《四庫全書》、《岱南閣叢書》、《古經解匯函》、《叢書集成》等叢書收錄外,單行本為武英殿聚珍本。
史徵,生卒年不詳,唐代人。爵里、事跡不詳?;蜃鳌笆纷C”、“史文徽”、“史之徵”。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謂:“非唐則五代人也。避諱作‘證’?!薄端膸烊珪嵋吩疲骸啊端问贰に囄闹尽酚肿鳌肺幕铡?,蓋以‘徽’、‘徵’二字相近而譌。別本作‘史之徵’,則又以‘之’、‘文’二字相近而譌耳。今定為‘史徵’,從《永樂大典》。定為唐人,從朱彝尊《經義考》。”撰有《周易口訣義》一書,《宋史·藝文志》著錄為六卷。宋以后罕有傳本,《四庫全書》唯據《永樂大典》所載鈔出,缺《豫》、《隨》、《無妄》、《大壯》、《晉》、《睽》、《蹇》、《中孚》八卦,仍編為六卷。
? | ? |
【資料錄入】:丁不二
【初次點?!浚憾〔欢?/strong>
【再次點校】:暫無
【點校底本】:《欽定四庫全書》
《執象易注》介紹 本書為網絡轉載,未找到作者姓名,如您有此佳作版權,還望與我們聯系 網址地址:https://www.xshiqi.com/ 《執象易注》目錄 ...
《漢上易傳》為宋朝朱震所撰,朱震字子發,宋徽宗政和年間進士,《漢上易傳》的?漢上?是以所居住地方取名,其書以象數為宗,歷18年而成。 朱子評曰:?王弼破互體,朱...
書籍介紹 三卷,明逯中立著。其書是讀書筆記一類,多采自他人之說,偶以己意論說。但去取較為精審,以義理為主,至“中孚”諸卦,又參用《易緯》卦氣說及值六日七分說。書...
[清]翟均廉撰《周易章句證異》書籍介紹 〖周易章句證異〗十一卷。清翟均廉撰。均廉字春沚,浙江仁和人。乾隆三十年,(1765)舉人,官內閣中書舍人。是書取《周易》...
《周易傳注》七卷。清李塨(1659—1733)撰。塨字剛主,號怒谷,河南蠡縣人。康熙舉人,曾游學南北,與萬斯同交往,晚年授通政學士。師承顏元之學,時稱“顏李學派...
[宋]張浚撰《紫巖易傳》書籍介紹 〖紫巖易傳〗十卷。宋張浚(1097—1164)撰??W值逻h,號紫巖,四川綿竹人?;兆跁r及進士第,建炎三年(1129)任知樞密院...
[清]張烈撰《讀易日鈔》書籍介紹 [清]張烈撰《讀易日鈔》作者簡介 張烈,出生于公元一六二三年左右至一六八六年左右,字武承,順天大興人少聰穎,讀書目數行下。約生...
周易孔義集說清沈起元撰。二十卷?!端膸烊珪繁?。此書大旨,以《十翼》為孔子所作,學《易》者當以此為主,因取明高攀龍《周易孔義》之名,別加纂集;所錄古今《易》說無...
作品信息 點校狀況 作品名稱: 程氏易傳 底本出處: 欽定四庫全書 作品別名: 周易程氏傳、伊川易傳 參校版本: 作者: 北宋程頤 初次點校: 未點校 創作年代...
[清]李光地著《周易觀彖》介紹 〖周易觀彖〗十二卷。清李光地著。光地生平見《周易折中》。是書惟解說《卦傳·天地定位》一章,發明《易》理,兼證以《易》象,于數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