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下乾上】
無妄:元亨利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剛為內(nèi)主,動而能健,下無敢詐偽虛妄,若行不依正道則有眚。【注】
乾上震下,天威下行,物皆絜齊,不敢虛妄。【何妥】
雷動天行,物皆無妄,二五又以中正相應(yīng),無妄之明者也。【陸】
人改其過中之行則無妄,故復(fù)後有無妄。【石】
世之無妄者,莫過耕稼之事,故六爻得失,皆以取喻。【陳】
彖曰:無妄,剛自外來而為主於內(nèi)。動而健,剛中而應(yīng),大亨以正,天之命也。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無妄之往,何之矣?天命不祐,行矣哉!
為主震,震動,乾健,應(yīng)五,有妄之道滅,無妄之道成,天之敎命,何可犯也?居不可有妄之時,而欲以不正往,天命之所不祐。【注】
行矣哉!不可行者也。【子】
剛,謂乾也。主,謂震也。自外,謂五應(yīng)於下也。為主於內(nèi),言二得位也。動而健則能行,剛中而應(yīng)則能通,故曰大亨以正,天之命也。【牧】
下卦本是三隂,隂為柔邪,初九一爻自外來,消去隂邪,乃得無妄。【石】
無妄,天理也。有妄,人欲也。人本無妄,因欲有妄,去其人欲,動靜語默,無非天理,動非我也,其動也天,故曰無妄。易言剛中而應(yīng)者五,師、臨、萃、升,無妄也。大亨以正者三,萃、臨,無妄也。獨無妄言天之命者,剛自外來而為主於內(nèi)也。剛自外來可也,安能必其為主於內(nèi)?動而健可也,安能使剛中而必應(yīng)以正,而至於大亨乎?非天命不能也。天命即天理,非人為也。【朱】
象曰:天下雷行,物與無妄,先王以茂對時育萬物。
與,辭也,猶皆也。茂,盛也。對時育物,莫盛於斯。【注】
對當也。以此無妄盛事,當其無妄之時,育養(yǎng)萬物。【正】
與者,助也。物之無妄者,天則祐助之。【牧】
與,相與為無妄。聖人在上,專以剛直為治,天下之人皆不敢為無妄。【石】
欽,授人時。茂對時育萬物。【介】
與,絶句。物物相與,以應(yīng)雷行。【胡旦】
言羣動之中,與無妄而不與有妄者。【薛】
物與我皆無妄也。【坡】
茂,勉對濟也。勉濟斯時,容養(yǎng)萬物而已。【坡】
初九:無妄,往吉。象曰:無妄之往,得志也。
體剛處下,以貴下賤,行不犯妄,故往得其志。【注】
初為動主,動而應(yīng)天,不妄者也。【陸】
往則吉者,謂與四同志。【牧】
君子退處衆(zhòng)人之下,修已待時,可謂無妄。【陳】
誠之於物,無不動者。以之修身則身正,以之治事則事得其理,以之臨人則人感而化,無往而不得志也。【伊】
六二,不耕穫,不菑畬,則利有攸往。象曰:不耕穫,未富也。
不發(fā)首而耕,在後穫刈。不菑發(fā)新田,治其畬熟之地,為臣代終之義。事既闕初,不擅其美,故云未富。【正】
乘剛而動,則妄矣。居中履正,故以守先人之成緒者也。守成嗣世之德,不及開基創(chuàng)業(yè)之才,因其成事,故曰未富。【陸】
乘剛有應(yīng),是違謙而有妄者,故爻辭不稱無妄。不犯災(zāi)者,得中履正也。不言吉者,妄動得利,免咎可也。【牧】
未富者,無妄之世,臣不敢擅有成功也。【石】
六三:無妄之災(zāi),或繫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災(zāi)。象曰:行人得牛,邑人災(zāi)也。
以隂居陽,行違謙順,是無妄之所以為災(zāi)也。二不耕而穫,利有攸往。三為不順之行,故或繫之牛,有司所以為獲,彼人所以為災(zāi)。【注】
失位不中,首事而耕。【陸】
四居臣位,與上同體,剛自外來,而下乘于三,故稱行人。三居內(nèi)卦,故稱邑人。【牧】
行人者,九五是也。臣唱始造事,君疑之,必奪其祿位。【石】
六三不中不正,欲擅君權(quán),故或人繫其牛,行道之人,皆可以得之。非妄之人,父子昆弟所不容,不惟己有災(zāi),己之所累,亦有災(zāi)也。【胡】
三以隂柔而不中正,又志應(yīng)於上,為妄者也。雖或有得,失亦隨至,猶之或繫之牛,行人得之以為得,邑人失之必為災(zāi)。行人邑人,言有得則有失,非以為彼己也。【伊】
九四:可貞,無咎。象曰:可貞,無咎,固有之也。
以陽居隂,以剛乘柔,履於謙順,上近至尊,可以任正堅固,有所執(zhí)守,故無咎。【正】
九四上逼至尊,下?lián)瘢?quán)之盛,為五所疑,所可行者,惟正而已。【石】
能以剛直無咎者,己之德性素有之也。【胡】
以無為有,以虛為實,材不足而位有餘者,妄也。材有餘而位不足,雖不為正,當亦不為妄者也。不妄則固有其位,固有其位則可正而無咎。【介】
九五:無妄之疾,勿藥有喜。象曰:無妄之藥,不可試也。
居尊得位,下皆無妄,害非所致。藥攻有妄,故不可試。【注】
堯湯之厄,災(zāi)非已招,但順時修德,勿須治理。必欲治之,則勞煩於下。若人無罪,忽遭禍患,不須憂勞救護,亦恐反傷其性。【正】
三與五同功,三為妄行,以疾已,是未得志也。所謂禮義不愆,何恤人言之謂也。【陸】
五有應(yīng)於二,任偏私而為已之。忠為仁,由己巳正,則不敢為妄。勿藥者,不外求也。【牧】
九五之疾,九四也。四雖有權(quán)臣之象,然守正無犯,五不疑則病自去。若反疑之,彼必不安,故曰不可試。【石】
五居尊位,初自外來為主,五必疑之。然初本無妄。【侁】
欲天下之人不妄,大禹泣辜,成湯罪已是也。【陳】
六三匪正失順,是大同之世,有妄為五之疾。【孫】
上九,無妄,行有眚,無攸利。象曰:無妄之行,窮之災(zāi)也。
處不可妄之極,宜靜保其身。【注】
居無妄之極,有妄者也。妄而應(yīng)三,上下非正,窮而反妄,故為災(zāi)也。【崔】
乘於剛,上於尊,而又爭應(yīng),窮高極危,妄之甚也。【子】
乾過亢則反隂,故有窮之災(zāi)。【牧】
初陽在下,宜動進,故往吉。上陽在上,宜止行,則妄矣。【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