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孔義集說清沈起元撰。二十卷。《四庫全書》本。此書大旨,以《十翼》為孔子所作,學《易》者當以此為主,因取明高攀龍《周易孔義》之名,別加纂集;所錄古今《易》說無所偏主,惟合于孔《傳》者即取之。《四庫全書提要》指出:“其篇次則仍依今本,以《彖傳》、《象傳》系于經文之下,謂《易》之亡不亡不系于古本之復不復,王氏以《傳》附經,亦足以資觀玩;惟《大象傳》往往別自起義,《文言》則引伸觸類,以闡《易》蘊,皆無容附于本卦,故別出之。
沈起元(1685—1763),字子大,江南太倉人。康熙六十年(1721)進士,任吏部主事,以知府至福建任職。總督高其倬令他至興化任職。當時福建倉谷時有虧空,清廷派廣東巡撫楊文乾等前往查勘,楊文乾執法過嚴,福建地方官吏半數被彈劾,以致新任官員爭先苛求原官,只有沈起元能公平持論。莆田鄉民發生械斗,高其倬恐釀成動亂,命沈起元將械斗雙方捕治。沈起元只懲處了首要的兩人,而將其余眾人釋放,上報說:主謀者才有罪,其余的人不必追究。其后,他任職海關,取消了各項陋規銀一萬余兩。巡撫常安有家奴在海關任職,用勒索手段刁難商船。沈起元聞知后,立即督促海關按規定收稅后將商船放行,并稟明常安將家奴斥退。從此,海關官吏都能奉公守法。高其倬奏請開放南洋海禁,并規定:出洋商人應有鄉里擔保,如逾期不歸,鄉里人要連坐治罪。沈起元反對此項規定。他認為:商人出洋后,生死無常,盈虧無常,鄉里豈能預料?可令出洋商人自具保證,逾三年后仍不回國,即不準再還鄉。高其倬同意他的意見。乾隆帝即位后,任命沈起元為江西驛鹽道副使,后又升為河南按察使。當時,河南大雨成災,災區達四十余縣,災民四處逃荒,廷臣主張禁止。他認為,災民行將餓死,為何禁止外出求生?他安排未遭水災各縣準備糧食收容災民。從而使災民并未離開河南,即解決了生計。至乾隆七年(1742),沈起元任直隸(今河北省)布政使。當時直隸大旱,總督高斌命令進行賑濟。有人主張“賑戶不賑口”,遭到沈起元反對。他認為,人口多的民戶和人口少的同一標準不合理,這將全使人口多的仍然要餓死人。他行文下屬,應以人口為準,否則要對經辦官員治罪。沈起元自少年時即嚴格要求自己,晚年因病回鄉后,便閉門讀書。他在臨終時說:我平生在學問上并無成就,但我檢查生平所做所為,并無感到慚愧之事。
著有《敬亭文稿》、《詩草》、《桂軒詩草》,另有《周易禮義集說》、《周易洗心》,《四庫全書》著錄。
《周易孔義集說》二十卷,國朝沈起元撰。起元字子大,太倉人,康熙辛丑進士,官至光祿寺卿。是書大旨以十翼為夫子所手著,又未經秦火,其書獨完,故學易者必當以孔傳為主,因取明高攀龍周易孔義之名,別加纂集,于古今說易諸書無所偏主,惟合于孔傳者即取之。其篇次則仍依今本,以彖傳、象傳繋于經文之下,謂易之亡不亡,不係於古本之復不復,王氏以傳附經,亦足以資觀玩。惟大象傳往往別自起義,文言則引伸觸類,以闡易藴,皆無容附于本卦,故別出之。前列三圖,一為八卦方位圖,一為乾坤生六子圖,一為因重圖,皆據繫辭、說卦之文。至于河圖、洛書、先天、後天、方圓諸圖,則謂此陳、邵之易,非夫子所本有,概從刪薙,頗能掃除紛紜轇轕之習。其中亦多能推驗舊說,引伸新義,如乾彖傳大明終始,王注、《程傳》、朱子皆未確解,起元獨取侯行果大明日也之說,而證以晉彖傳之順而麗乎大明,禮所云日生于東,於經義頗有根據。觀六三、九五、上九之觀我生、觀其生,自孔疏以動出為生,而後儒遂以動作施為解之,俱不免于牽強。起無獨取虞翻生謂坤,生民也之說,尤有合于九五象傳觀民之旨。其釋大象傳比類求義,于字句相似而義不同者,推闡更為細密,在近來說易家中,亦可云有本之學矣。
【初次點校】:丁不二
【再次點校】:暫無
【點校底本】:《欽定四庫全書》第50冊?經部44?易類
陳法撰《易箋》書籍介紹 《易箋》·八卷(山東巡撫采進本) 國朝陳法撰。法字定齋,貴州安平人。康熙癸巳進士。官至直隸大名道。其書大旨以為《易》專言人事,故彖爻之辭...
[清]張英著《易經衷論》書籍介紹 〖易經衷論〗二卷。清張英(1637-1708)著。英字敦復,江南桐城(今屬安徽)人。康熙進士,十六年設南書房,他首中入選,一時...
《漢上易傳》為宋朝朱震所撰,朱震字子發,宋徽宗政和年間進士,《漢上易傳》的?漢上?是以所居住地方取名,其書以象數為宗,歷18年而成。 朱子評曰:?王弼破互體,朱...
〖周易爻變義蘊〗四卷。元陳應潤撰。應潤,浙江天臺人,生平不得詳知,《黃華集》錄有此書序,記應潤字澤云,延□間由黃巖文學起為郡曹椽,數年后調明椽,至正乙西(134...
作品信息 點校狀況 作品名稱: 易經明道錄 底本出處: 開放文學網 作品別名: 無 參校版本: 無 作者: 中文電腦之父 朱邦復 初次點校: 未點校 創作年代:...
[宋]都絜撰《易變體義》書籍介紹 〖易變體義〗十二卷。南宋都潔撰。潔字圣與,江蘇丹陽人,紹興進士,累官吏部郎中,太府少卿,淮西總領,知德慶府。潔父都郁。字子...
(清)胡煦撰《周易函書?別集》【初次點校】:丁不二【再次點校】:暫無【點校底本】:欽定四庫全書(文淵閣)第48冊?經部42?易類(清)胡煦撰《周易函書?別集》?...
〖兒易內儀以〗六卷。《兒易外儀》十五卷。明倪元璐(1593-1644)撰。倪元璐字玉汝,號鴻寶,一號園客,浙江上虞人。天啟二年(1622)進士,授編修。崇禎初累...
【初次點校】:丁不二【再次點校】:暫無【點校底本】:《欽定四庫全書》第07冊?經部01?易類 (清)惠棟《增補鄭氏周易》提要欽定四庫全書經部一新本鄭氏周易易類提...
宋朱熹(1130-1200)撰,宋朱鑒(1190-258)編。哲學《周易》研究著作,二十三卷。朱鑒字子明,朱熹長孫,以蔭補迪功郎,官至湖廣總領。見《閩中理淵源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