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像象述〗五卷。明吳桂森撰。吳桂森字叔美,江蘇無錫人。曾隨顧憲成、高攀龍講學于東林書院。又于萬歷三十八年(1610)從師錢一本學《易》,盡讀錢氏所著各書,日夕面授覺先生之言有“不盡于書”者,意有“不盡于言”者,施加留意,自己亦間有所述、以呈錢氏面訂,未及半而錢氏卒。此書實就錢氏之說而加以記述,推闡,名為《像象述》,即述錢氏《像象管見》諸書之意,以明其師承,不掠人之美。此書經文用注疏本,而刪其卦首六畫。卷首列《像象金針》一篇,標舉大旨,謂讀《易》之法,先看陰陽,陰陽分明,再看八卦,八卦性情得,再看六十四象,六十四象卦名識,再看《彖辭》,《彖辭》明再看三百八十四爻義,爻義得然后再看小象,從源察流,始知條理。書中所注,皆一字一句尋究義理,頗有新義。故清修《四庫全書》,收明人《易》學著作不多,此書為其一。《四庫全書總目》據吳氏天啟五年(1625)自序定此書成于是年,又以所據底本有高攀龍、錢一本朱批,推斷此書草創于吳氏從師錢氏之后,頗見涯略。據吳氏自序,吳氏于萬歷四十五年(1617)負笈龜山,得睹錢氏《像象續鈔》,始間有所述,以呈先生面訂之,又八易寒暑而書成,則正是天啟五年。有《四庫全書》本。
周易像象述十卷,明吳桂森撰。桂森字叔美,無錫人,嘗從顧憲成、高攀龍講學東林,又從武進錢一本學易。一本嘗著像象管見諸書,桂森本其意而推闡之,以成是書,名曰像象述,明師承也。經文用注疏之本,惟刪其卦首六畫,卷首列像象金鍼一篇,標舉大旨,卷中所注,皆一字一句,究尋義理,頗有新意可參。據桂森自序,是書成於天啓乙丑,其原本上方有朱字評語,稱景逸高先生批者為攀龍,不署名者皆出一本。考攀龍之卒,在天啓丙寅,當猶及見。一本在萬歷中為御史,建言黜死,天啓辛酉已贈太僕寺少卿,不應及見。蓋桂森以萬歷丁巳從一本於龜山,已草創此書,隨時商定,自序所謂間有所述,以呈先生,先生為面訂之,惜未半而先生曳杖者是也。然則桂森是書,具有淵源,非師心自用者矣。
乾隆四十三年九月恭校上。
總纂官
【臣】紀昀
【臣】陸錫熊
【臣】孫士毅
總校官
【臣】陸費墀
吳桂森(1565-1632),明經學家。字叔美,號覲華,無錫人。萬歷四十四年貢生,與顧憲成、高攀龍講學東林書院,及高攀龍入京,繼承集會主講。崇禎初,東林書院修復,日講易其中。自號東林素衣。著有《周易象述》、《書經說》、《息齋筆記》等。
【初次點校】:丁不二
【再次點校】:暫無
【點校底本】:欽定四庫全書(文淵閣)第34冊?經部28?易類
[清]張英著《易經衷論》書籍介紹 〖易經衷論〗二卷。清張英(1637-1708)著。英字敦復,江南桐城(今屬安徽)人。康熙進士,十六年設南書房,他首中入選,一時...
〖兒易內儀以〗六卷。《兒易外儀》十五卷。明倪元璐(1593-1644)撰。倪元璐字玉汝,號鴻寶,一號園客,浙江上虞人。天啟二年(1622)進士,授編修。崇禎初累...
宋朱熹(1130-1200)撰,宋朱鑒(1190-258)編。哲學《周易》研究著作,二十三卷。朱鑒字子明,朱熹長孫,以蔭補迪功郎,官至湖廣總領。見《閩中理淵源考...
[宋]趙善譽撰《趙氏易說》書籍介紹 南宋趙善譽撰。善譽字靜之。釋經之作。是書流傳不廣, 故 《經義考》 稱已佚。今有 《四庫全書》據 《永樂大典》輯成本,但缺豫...
《周易經傳集解》南宋林栗撰,三十六卷,《四庫全書》本。林栗以《周易經傳集解》傳世,其易學觀具有漢宋兼采的特色。象數的運用,雖為其易學的重要特色,但義理思想仍為主...
[明]胡廣等奉敕纂《周易傳義大全》介紹 〖周易大全〗二十四卷。明胡廣(1370—1418)等奉敕纂。胡廣字光大,號晃魔,江西吉水人。建文二年(1400)舉進士第...
《春秋占筮書》清代毛奇齡撰,主要收錄與解析春秋占例。另外,漢晉一些符合《周易》古法的占筮例,亦收錄其中。毛奇齡的易學相關著作另有《仲氏易》及《推易始末》。《仲氏...
〖讀易紀聞〗六卷。明張獻翼撰。張獻翼字幼于,后更名敉。長洲(今江蘇蘇州)人。一說江蘇昆山人。喜靖中國子監生。為人放蕩不羈,言行詭異。而說《易》卻頗平正通達,篤實...
【初次點校】:丁不二【再次點校】:暫無【點校底本】:《欽定四庫全書》第24冊?經部18?易類(元)王申子撰《大易緝說》提要【臣】等謹案:大易緝說十卷,元王申子撰...
(清)李光地撰《周易通論》提要欽定四庫全書經部一周易通論,易類提要【臣】等謹案:周易通論四卷,國朝李光地撰。光地字厚菴,安溪人,康熙庚戌進士,官至大學士,諡文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