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觀彖〗十二卷。清李光地著。光地生平見《周易折中》。是書惟解說《卦傳·天地定位》一章,發明《易》理,兼證以《易》象,于數則略。其于取《系辭》“知者觀其彖辭,則思過半”二句訓解曰:“彖辭所取,或有直用其爻義者,或有通時宜而爻義吉兇準以為決者。故以是觀之,不中不遠,惟其合始終以為質,故時時物不能外”,《觀彖》之名取之于此。解“九四,重剛而不中”句,、不以“重”字為衍文;解說“履霜堅冰陰始凝也“句,不從魏《志》,作“初六履霜”;解“后得主而有常”句,不從程《傳》,增“利”字;解“蓋言順也”句,不以“順”為“慎”;以及“比吉也”句,“比之匪人”句、“同人曰”句,“小利有攸往天文也”句、“震驚百里驚遠而懼邇也”句、“漸之進也”句、“上九鴻漸于陸”句、“與地之宜”句,皆不從程頤《傳》、朱熹《本義》“脫誤”之說惟據《漢律》《歷志》;惟移“天一地二”二十字,從《程傳》。“能研諸侯之慮”句,惟以“侯之”二字為衍文,從《本義》。其經義多尊古本,不肯隨意改竄,猶有漢儒篤守之遺風。其說皆自抒心得,雖不甚附合程、朱之說,然“理足相明,有異同而無背觸也”。有《回庫全書》本,《李文貞公全集》《榕村全書》本。
內容簡介《周易禪解》是智旭為了融合儒佛思想,47歲時所著。其以禪解《易》,一是從佛法的角度,用“約佛法釋”的形式,如一約果后垂化,二經秉教進修,一約佛果八相,二...
[宋]張根撰《吳園周易解》 [宋]張根撰《吳園周易解》書籍介紹 九卷,宋張根著。書用王弼注本,詮釋主義理,不及象數,亦不言《河圖》、《洛書》。注文簡要。末附序語...
[明]董守諭撰《卦變考畧》作者簡介 董守諭,字次公,鄞縣人。舉人。魯王監國,召為戶部貴州司主事。時熊汝霖、孫嘉績首事起兵,然皆書生,不知調度。乃迎方國安、王之仁...
作者:宋?蘇軾 《東坡易傳》又名《毗陵易傳》,實為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所合著。據陸遊《老學庵筆記》,該書因元祐黨禁,不敢題蘇軾的名字,所以名為「毗陵先生」,...
[元]胡震撰《周易衍義》簡介 十六卷,元胡震著。其書將成,胡震去世,由其子胡光大纂集而成。排列次序為乾、坤二卦卦辭下接以《彖傳》,繼以釋《彖》的《文言》,后為《...
《春秋占筮書》清代毛奇齡撰,主要收錄與解析春秋占例。另外,漢晉一些符合《周易》古法的占筮例,亦收錄其中。毛奇齡的易學相關著作另有《仲氏易》及《推易始末》。《仲氏...
[宋]魏了翁撰《周易要義》書籍介紹 〖周易要義〗十卷。宋魏了翁(1178—1237)撰。了翁字華父,號鶴山,邛州蒲江(今屬四川)人,慶元進士,官至資政殿大學士,...
(清)胡煦撰《周易函書?別集》【初次點校】:丁不二【再次點校】:暫無【點校底本】:欽定四庫全書(文淵閣)第48冊?經部42?易類(清)胡煦撰《周易函書?別集》?...
[元]吳澄撰《易纂言》 [元]吳澄撰《易纂言》書籍介紹 〖易纂言〗十卷。元吳澄(1249-1333)撰。澄字幼清,號草廬,江西崇仁人,南宋咸淳末舉進士不第。入元...
〖古周易訂詁〗十六卷。明何楷撰。楷字玄子,福建漳州人。天啟五年(1625)進士,崇禎間遷工科給事中,唐王時為禮部尚書。博綜群書,尤邃于經學。著有《詩經世本古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