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初六 謙謙君子⑴,用⑵涉⑶大⑷川⑸,吉⑹。
【譯】初六?既謙虛禮讓又才德出眾的人,任用其進入廣大地域做官,吉祥如意。
注釋: ⑴“君子”泛指才德出眾的人。漢班固《白虎通·號》:“或稱君子何?道德之稱也。君之為言羣也;子者丈夫之通稱也。”
? ? ? ⑵“用”任用,舉用。《戰國策·秦策五》:“應侯之用秦也,孰與文信侯專?”
? ? ? ⑶“涉”進入。《左傳·僖公四年》:“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 ? ? ⑷“大”形容體積、面積、數量、力量、規模、程度等方面“大”。《詩經·鄭風·遵大路》:“遵彼大路兮。”
? ? ? ⑸“川”“坤”之古字。地,大地。見《康熙字典》釋“坤”:《說文》從土從申。土位在申,古作巛,象坤畫六斷也。(“巛”chuān古同“川”。《唐韻》川本字。《說文》:“坤,地也,易之卦也。”《左傳·莊公二十二年》:“坤,土也。”又:帛書《易經》的【坤】卦就寫成【川】卦。)
? ? ? ⑹“吉”吉利,吉祥。《尚書·洪范》:“作內,吉;作外,兇。”
?
【謙】初六?象曰 謙謙君子,卑⑴以⑵自牧⑶也。
【譯】象?“既謙虛禮讓又才德出眾的人。”是不自高自大有自我修養。
注釋: ⑴“卑”謙卑,不自高自大。《論衡·語增》:“時或待士卑恭,不驕白屋。”
? ? ? ⑵“以”有。《管子·治國》:“農民以鬻子者。”(鬻 yù:賣,出售。)
? ? ??⑶“自牧”自我修養。《后漢書·侯瑾傳》:“常以禮自牧,獨處一房,如對嚴賓焉。”
聲明:本文系轉載,由趙庚白原創發布于新浪博客,轉載請聯系原作者。趙先生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u/5291706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