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說⑴而⑵后⑶散⑷之⑸,故受之以《渙》。渙者,離⑹也。
【譯】旅行者之間用語言相互交談后都要分散離開各奔前程,所以承接《兌》的用《渙》卦。渙是離散的意思。
【注釋】⑴“說”本義:用言語解說,開導,說明?!睹献印るx婁下》:“博學而祥說之,將以反說約也。”
⑵“而”連詞。表示方式或狀態?!睹献印じ孀由稀罚骸皣F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愛;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⑶“后”時間或位置在后的?!秲x禮·聘禮》:“君還而后退。”
⑷“散”分散,由聚集而分離。《論語·子張》:“上失其道,民散久矣?!?/span>
⑸“之”在句中只起調節音節作用,無實義。《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span>
⑹“離”離開;分開?!赌印まo過》:“男子離其耕稼而脩刻縷,故民饑。”
聲明:本文系轉載,由趙庚白原創發布于新浪博客,轉載請聯系原作者。趙先生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u/5291706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