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物⑴不可以終⑵難⑶,故受之以《解》。解⑷者,緩⑸也⑹。
【譯】人不可以始終在艱難與不順利的狀態下生活,所以承接《蹇》的用《解》卦。解是解除不順利的局面恢復到正常狀態。
【注釋】⑴“物”人,眾人。《左傳·昭公十一年》:“晉荀吳謂韓宣子曰:‘不能救陳,又不能救蔡,物以無親。’”
⑵“終”始終,總。表始終全過程。《戰國策·魏策》:“愿終守之。”
⑶“難”困難;艱難;不容易。《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
⑷“解”解除,解圍。《戰國策·燕策》:“解燕國之圍。”
⑸“緩”恢復,恢復正常狀態。老舍《四世同堂》三三:“在冰涼的地上爬伏了好大半天,他才緩過氣來。”
⑹“也”語氣助詞。表判斷語氣。《莊子·逍遙游》:“南冥者,天池也。”
聲明:本文系轉載,由趙庚白原創發布于新浪博客,轉載請聯系原作者。趙先生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u/5291706076